【推荐】重融资轻投资的市场环境真的需要改变上市公司融资规模选择问题

截止到6月26日收盘,我第一感觉我们股民都是赔钱货,跟没人呵护的小草一样无助,自生自灭无人问津,不由感慨大盘2800点的时候,小跌小亏,大涨小赚,但是到了3200点的时候,小跌大亏,大跌巨亏,涉及到离婚概念股...

截止到6月26日收盘,我第一感觉我们股民都是赔钱货,跟没人呵护的小草一样无助,自生自灭无人问津,不由感慨大盘2800点的时候,小跌小亏,大涨小赚,但是到了3200点的时候,小跌大亏,大跌巨亏,涉及到离婚概念股还得随份大礼,你说气人不气人。

回归正题,我们现在这个市场,依然是一个

重融资,轻回报

的市场,看看2023年以来发行的新股和融资的规模就清楚了,截止到6月26日,两市发行了167支新股(加上本周的),融资规模高达2000亿以上,其中不乏缺少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如上市两天破发17.66%的智翔金泰,上市当天就面临退市风险,足以证明我国市场太重视融资了,轻视我们股民的投资回报率,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些公司上市不是为了割韭菜吗?难道不采取相关的保护股民的措施吗?如我之前提供的差异化解禁方案:解禁股票的标准就是至少研发出1-3种产品并营收到达一定标准解禁一定比例的股票,或公司盈利达到一定标准解禁一定比例的股票。

为啥就允许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难道就不允许采取差异化解禁相应的股票吗?难道仅仅是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我们小散迫切希望得到答案!

注册制的全面实施的初衷是好的,是市场的进步,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在向更加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同时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记得注册制全面实施是今年2月17日吧,到现在已经过去4个月之多,

请问发行新股数量是167支,实际退市的只有9家,1:18,这样的错配难道是正常的吗?

面对这样萎靡不振的行情,今年出乎意料的减持计划犹如天空中的星星,数也不数过来,

2023.1.1~2023-6-26沪深两市公布减持计划并进行中(剔除完成和终止)的公司1065家,

占比21.46%

,可谓是小散忙着在A股中消费,股东们忙着数钱。

今年减持金额靠前的公司如360、药明康德、澜起科技、寒武纪、晶澳科技、中公教育、中微公司等上市公司减持金额靠前,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级别的。其中处于研发过程中的知名公司不在少数,如寒武纪,上市前各种冠冕堂皇承诺,如今上市快三年了,该融的钱也融到了,在面临老美对我国半导体的封杀中,也没见能拿出手的高端产品让老外看看给国人长长脸,可惜解禁期一到,呈现给大家的产品是减持两字!

如此疯狂的减持,我们小散不禁要问,难道当初上市不是为了搞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是纯粹打着搞研发的幌子实际中割韭菜割的不亦乐乎?

是不是这个门槛迈进去后就为所欲为了?如当年的扇贝走了,扇贝又回来了,又走了,又回来了。

如果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后,大量的股票不愿意去交易,套就套呗,反正看不到希望,补仓意味着再套,新的资金就不愿进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融资的角度上来说,打新就破发,谁愿意去打新,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由有效市场慢慢转变为无效市场。

我们股民不但面对着失业降薪的风险,还在股市中亏的一塌糊涂,上有老下有小的都要去养,一把辛酸泪,何去何从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最后,希望我们股民坚持下,面临交易低迷的环境,必导致融资难的问题,这是上面不愿看到的,这时“糖”就会来的。

隔夜,美国的苹果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三万亿美元大关,A股的股民情何以堪呢?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

光学影像

影像测量仪系列

测量光学仪器

轴类测量机

上一篇: 【推荐】重磅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商城12家中国民营粮油收储公司
下一篇: 【推荐】重要货币基金新规来了中小规模货基或迎发展良机新货币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