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酒之谜茅台不老红曲酒53多少钱

很多人爱喝酒,白酒、啤酒、红酒、洋酒……酒过三巡,有人烂醉如泥,有人仅是微醺。我也遇到过喝四斤白酒没大感觉的人……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因为爱喝酒……或开始半推半就,不喝不喝,也就喝了。...

很多人爱喝酒,白酒、啤酒、红酒、洋酒……酒过三巡,有人烂醉如泥,有人仅是微醺。我也遇到过喝四斤白酒没大感觉的人……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因为爱喝酒……或开始半推半就,不喝不喝,也就喝了。

真人真事儿:三个兄弟一顿喝了117瓶啤酒,3份花生米,和3份黄瓜,消费1480元,地点——中国济南。这已经不是豪横的问题了,这叫投入、这叫用情、这叫忘我!

所以,《说文解字》中说:“

酒,就也。所㠯就人性之善恶。

宾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意思是酒一端就有了人性之善恶,酒也是进退、吉凶之所造。

不能这样喝

到喝醉再到清醒,这整个过程不过就是从夜到日,从黑到白短短的数小时,可是这其中一颗心好像在活生生的人世飘飘荡荡千万里。爽啊!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但是你真的了解酒吗?且看分解……

一、酒的起源

很多人会问,人类什么时候学会的造酒、喝酒?你别说,有一种说法酒这东西最早还真不是人造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讲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猿相揖别”的核心在于劳动。但是,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草湾曾经发现要醉猿化石,证明天然果酒是在“人猿相揖别”之前就已产生。或者说,猿猴发自本能地使用工具或者偶然性的造出让自己恍兮惚兮的“特殊饮料”——酒,还是有可能的。

猿猴造酒图

“猿猴造酒”其实很有科学道理,它们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中也曾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大猩猩模仿人类抽烟喝酒

这里的“酝酿”是指自然变化养成,猿猴居深山老林中,完全有可能遇到成熟后坠落发酵而带有酒味的果子,从而使猿猴采“花果”,“酝酿成酒”。不过,猿猴造的这种酒,与人类酿的酒是有质的区别的,充其量也只能是带有酒味的野果子酒水。

酒发端于器皿,从水,从酉

当然,猴子造酒有点玩笑……从酒的文字学上来看,酒,从水、从酉。酉五行属金,配水,属于兑卦属性,为“泽”。所以,可以大胆推测,酒这玩意儿发酵于坛……若更早,则属于发酵于落有野果的小水泽中。

在中国,真正开始造酒的却是——仪狄,他是夏禹时代的造酒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吕氏春秋》云:“仪狄造酒”。《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看来大禹是个明白人,尝了这种液体,感触颇深——以后有人要败到这东西上了。禹喝了觉得太爽了,怕沉迷于此,所以后来疏远仪狄。 ……想用这玩意腐蚀我,没门儿 !

仪狄造酒

也有一说仪狄发明酒醪(音lao,谷物发酵后但尚未进入蒸馏程序之前,所产生的一种浊酒。),少康(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发明秫酒(用黏性大的高粱酿成的酒)的说法。醪,实际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有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晋代江统的《酒诰》认为,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可能是仪狄或杜康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

当然也有人说少康就是杜康,但这说法非常不严谨。“杜康造酒”说得力于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词,但人们都因此把姓杜名康这个人当作了酿酒的祖师。

古人造酒图

考古学家在陕西省临潼白家村新石器早期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8000多年前的酿酒工具——滤缸。证明了我国农耕文明地区的酿酒技术至少在8000余年前已经比较成熟。显然,造酒的历史远远早于大禹时代的仪狄,杜康。

二、酿酒的历程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04年,中美学者合作对贾湖陶器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证明,附着物内发现有酒石酸的成分,表明九千年前,中国先民已会酿酒。被证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酒”。研究成果刊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2005年7月,其古配方在美国特拉华纳州狗鲨头酒厂被复制成功——人类最早的酒的味道!

美国特拉华纳州狗鲨头酒厂复制的中国贾湖酒

研究证实,沉积物中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成分有稻米、蜂蜜、山楂、葡萄,与现代草药所含某些化学成份相同,根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实物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先民已开始酿造饮用发酵的饮料。专家认为:此前在伊朗发现的大约公元前5400年前的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贾湖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记录,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

商代青铜卣(yōu)藏酒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酒是从商代墓中出土的。河南信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罗山蟒张乡天潮商代墓中发现的古酒,装在一悠扬青铜卣(yōu)内,密封完好,虽经三千余年水解、醇解和氨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古酒浓香依未挥发干,真仍令人难解的奇迹。春秋时的中山国,善酿症状酒名重当时。其酒酿成后,立即倒入大罂中,浸泡九种花卉的茎叶,贮存10年以上再饮用。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一座战国中山王陵墓中,挖出两壶美酒,一壶盛在圆形的青铜卣里,壶内存酒约7成,重约6千克;另一壶仅存酒一半,重约4千克。两壶酒清澈透明,娇绿欲滴,启封时香气四溢。1979年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

妇好觚(商代酒具)

曹操有两句名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不但是饮酒高手,还通晓酿酒技术。他曾向汉献帝呈献过一套“九酝酒法”,它跟近代连续投料的酿酒法大体相似:即在酒醅中,不断投入原料,经根霉菌糖化,补充了酒醅中的糖,使酵母菌能一直在合适的糖度中发酵,酿出的酒醇厚可口,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古代酒器大全

宋、元、明、清时期,酿酒业继续发展,其品种有黄酒、葡萄酒、枣酒、椹子酒、菊花酒、连花酒、桂花酒、五加皮酒、宫延御酒等多种。据宋周麟之《海陵集》载:“燕中暑月于冰窖造酒其清列,使至尝被赐。女真人多酿麋为酒。盛馔以雁粉为贵,以木绊贮之,以渖(shèn)墨色,以生葱蒜之属置于上。”

明代时,每逢重阳节,皇帝和宫人都登临万岁山,登高远眺,“宫眷内臣皆著重阳景菊花补服,吃迎春兔、菊花酒”(《金鳌退食笔记》),重阳饮菊花酒的风尚在西汉时期就有了。《西京杂记》中载有菊花酒的酿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到来年九月九日始成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对于常饮菊花白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可令人颜色不老,令人头发不白,轻身耐劳延年。”

中国古代的饮料酒主要是黄酒和白酒,葡萄酒次之。大米(糯米或粳米)或黄米原料经蒸煮,摊凉后,加入曲子,浸米水,或加入酵母搅拌后,在缸内糖化与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液体即为黄酒。

黄酒以绍兴酒最为有名,有“状元红”、“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女儿红”等品种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的关于制曲、酿酒的论述,是当时制曲、酿酒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书中记载了12种不同的酒曲和20多种酒的制法,提出曲和“五色衣”的概念,并认识到二者的相关性。“五色衣”是指酒曲中霉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混合物,呈现黑、白、黄、绿等色。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是一部制曲酿酒的专著,记述了当时酿酒工艺的发展和改进。红曲的发现和应用是宋代制曲酿酒的一个重大发展。红曲的菌种是红曲霉,它是一种耐高温、糖化能力强,又有酒精发酵力的霉菌。

到明代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有红曲的制法和应用的记载。红曲用于酿酒以后,酒类品种大大增加了。福建、浙江、台湾等地酿造的红曲黄酒;用红曲霉和黑曲霉共同制造的乌衣线曲和黄衣红曲酿造的酒,风味各异。当时酒类品种,仅《本草纲目》记载就有70多种。

三、酒的分类

要说全世界有多少种酒,估计至今还没有人明确地统计过。但世界上有公认八大烈酒的说法,其种类和产地分别是:荷兰琴酒也称金酒(Gin)、苏格兰威士忌(Whisky)、法国白兰地(Brandy)、俄罗斯伏特加(Vodka)、古巴朗姆酒(Rum)、墨西哥龙舌兰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国白酒(Baijiu)……

琴酒

古巴朗姆酒

日本清酒

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用来酿酒的原料可谓是非常多。谷物、根茎类植物、水果、甚至甘蔗这类含糖量高的植物也可以。按照原料来分类的话,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一是谷物。粮食酒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高度的中国白酒、威士忌以及低度的啤酒都属于这种范畴。

茅台酒坤沙酿酒

二是水果。果酒就是用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高度的白兰地、低度的葡萄酒属于这个种类。

葡萄酒窖

三是其他原料。酿酒的原料很广泛,比如朗姆酒就是用甘蔗汁酿制的,内蒙古地区的马奶酒是用马乳酿制的。

中国内蒙马奶酒

另外,按生产工艺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蒸馏酒。蒸馏酒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经过蒸馏过程才取得最终产品的酒,一般情况下蒸馏酒的度数都比较高。如我国的白酒,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就是蒸馏酒。

中国蒸馏酒源起于何时?也就是说,我国的高度酒起源于何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宋朝以前,采用中国发酵法所获取的酒,酒精浓度难以超过20度。所以,《水浒传》中展示的梁山好汉大碗喝酒,这很正常。但是,海昏侯墓葬出土的汉代大型蒸馏器,也使得蒸馏酒起源于元朝的说法有些争议……

西汉海昏侯墓葬出土的大型蒸馏器皿

西方最早的蒸馏酒在古罗马时期(这和汉朝时期差不多)就有了,并且其中放入松香油,据说可以带来点幻觉,及奇幻芳香……后蒸馏术传给了阿拉伯人、波斯人,又传入印度和中土。印度人创造性地发明了印度特有的芳香精油。

元朝时期,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使得西方的蒸馏酒法传入中土。而后,酿酒者又把欧洲人本来是蒸葡萄酒的器物,变成了蒸谷物酒。获得蒸馏酒法的元人,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挥发性的特点,把最易挥发的酒精蒸馏出来,获得了最高浓度约70%的蒸馏酒。元人蒸馏酿酒,先使用与黄酒类似的方法用酒曲发酵,继而蒸馏取酒。于是,中国白酒就风靡起来。

西方蒸馏术造酒

古法蒸馏酒

二是发酵酒。发酵酒又称为非蒸馏酒,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蒸馏便形成了最终产品。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酒等。因为没有蒸馏的工序,所以这种酒的度数一般比较低。还有咱们中国的黄酒、米酒、马奶酒,都是发酵酒。大致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在元代之前,基本上都是这类的发酵酒,只不过用谷物者多,度数也在20度上下。

世界葡萄酒分布图

四、中国白酒

中国白酒(Baijiu)是国际上让人神往的烈酒。喜欢喝白酒的朋友都知道,酒分香型,有的喜欢酱香,有的喜欢浓香……中国地大物博,每一种香型的白酒都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主流的有七种香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药香型,当然还有很多新型的香型,比如济南的泉香,还有兼香……等等。

中国白酒军团

酱香则数茅台而当仁不让;清香则数山西而当仁不让。浓香型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香型,最美浓香在四川。三者味道不一样,工艺也不一样。

酱香型酒:二种原料(高粱、小麦)。分八次生产,每次历时一个月;总耗时一年。浓香型酒:五种原料(高粱、小麦、稗子、玉米、谷子)经一个月发酵蒸馏而成。清香型酒:三种原粮:高粱为主、大麦(青稞)、豌豆,为曲料,经一个月发酵、蒸馏而成。

按发酵特征来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是固态法白酒。在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发酵容器主要采用地缸、窖池、大木桶等设备,多采用甑桶蒸馏。固态法白酒酒质较好、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绵甜爽净、余味悠长,包括剑南春在内的国内名酒绝大多数是固态发酵白酒。

二是液态法白酒。以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基酒,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发酵蒸馏均在液体状态下进行。这种发酵方式产酒量高,稍显不足的是采用液态发酵所得的香味物质略少。

还有按曲药分类的。

一是大曲酒。以大曲做糖化发酵剂。主要的原料有:大麦、小麦和一定数量的豌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牌优质酒均以大曲酿成。剑南春制作大曲的工艺源远流长,在现代科学分析技术的加持下,剑南春的这种“包包”大曲,更是将原料的养分和天地的灵气尽情释放出来,转化成了复杂且多样的香味成分。

二是小曲酒。以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小曲这种曲药的特点的发酵能力强,产酒的效率比大曲高,但是由于曲药体积小,并不能带来包包大曲那种丰富的变化性,产香的能力也是偏弱。

三是麸曲酒。以麦麸做培养基接种的纯种曲霉做糖化剂,用纯种酵母为发酵剂生产出的酒。发酵时间短、生产成本低。此类酒的产量也是最大的。

还有按原料分类。

一是单粮流派。顾名思义,这种流派在酿酒的过程中只采用一种主粮,这种主粮大多数情况下是高粱。因为高粱含淀粉量丰富、富含单宁,是很好的酿酒原料。并且高粱谷壳坚硬,在窖池中堆积发酵的时候透气性好。纯高粱酒有很强的独特个性,它犹如一匹待驯服的野马,需要你对酒有很强的驾驭能力。

二是多粮流派。这种流派在酿酒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多种粮食混合发酵,多种粮食混合发酵当然就与单粮发酵不同,多种原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变化性。酒体吸取了多种粮食的精华,前段、中段的香味变得更加醇厚丰富,尾段的香味更加耐人寻味。

多粮工艺

还有按酒的度数分的。

酒精的度数,表示酒中乙醇的体积与酒体积的比化为的百分数(即酒精在酒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如,某一款酒100毫升中酒精的含量为10毫升,那么这款酒的度数就是10度。酒精度数的测量需要用到专业测量工具,比如,酒度比重计。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摇晃酒瓶的方法来大致判断酒精度数。晃动酒瓶出现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至55度;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至60度;堆花时间在3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65度。

白酒品鉴——挂杯度

那么白酒的度数有几种呢?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常见的白酒有52度五粮液、52、38度茅台、52度剑南春、52度水井坊、54度酒鬼、52度泸特、53度郎酒、52度小糊涂仙、55度古井贡、53度汾酒、53度金六福(一星)、52度尖庄。我国上市的白酒中,曾有过73度的酒,比如山东青岛琅琊台,但是市面上很罕见。

中国白酒空间布局图

五、酒场规矩

全国不同地域喝酒的规矩也不一样。比如,

东北人饮酒非常注重排场,无论是一个客人,或是五六个客人,都会找来几个陪酒的人,或者带上亲眷,以表我对你的重视,非常注重酒桌礼仪,在位次安排上,到敬酒礼仪上,再到祝酒词上都是非常有一套的,热情款待,既然你是客那就一定要把你喝好了。

河南人喝酒——敬恁三下俺再喝,你这一喝俺这个脸算是拾起来了

在河南喝酒,一般是“敬恁三下:敬一个,端两个”的风俗,客人,要接受敬酒。敬酒以见底为敬,但在向客人敬酒之前,你先得把酒杯中已有的酒喝完,然后由敬酒的人倒满,两人碰杯一饮而尽,也就是敬酒的人喝一杯,客人喝两杯,但敬的酒一定要喝完,这是对敬酒者的尊重。

北京人喝酒的讲究也很多,早前喝酒讲究只喝二两,这样既过了酒瘾又不伤身,而且北京人喝酒必备下酒菜,猪耳朵、花生米、葱芯拌豆腐丝各一盘,齐了。

要说套路深,还是在山东,山东县县有酒厂,这不是吹的。山东什么酒都有——白酒自不必说,青岛啤酒更是誉满全球,还有烟台张裕葡萄酒,青岛即墨老酒(黄酒)。山东人非常善饮,酒量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山东的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上更是复杂,喝法也很多,来山东,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来上一口,不会也要少喝点,这是豪情的山东人热情待客的一种体现。

山东白酒地图(还不全……)

在山东酒场,请客的是主人,外来的是客人,无论客人是一位或者好几位,作陪的人一定不止一个,分主陪、副陪、三陪、四陪等;如果宾客有好几位,那同样分为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等。

山东酒场空间布局图

进入房间,正对门的那个座位是主陪,与主陪隔桌相对的是副陪;主陪右手边的座位是主宾,主陪左手边的座位是副宾;副陪右侧是三宾,副陪左侧是四宾,其余人员可随便坐,但主客最好交叉在一起。

山东是礼仪之邦,讲究谦逊和礼让。即便你贵为主宾,到了酒桌上,也不能大大方方往主宾位置上一屁股坐下去,否则会给人没有教养的印象,而要谦逊客套一番,与主人推迟一下,再坐在该坐的位置。山东人喝酒讲义气,喝到一定程度才会放开——正所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也不讲究了。

兄弟喝酒——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大醉之前,要注意喝酒的顺序。主陪首先讲话,一般是3-4次,然后副陪发言,也是3-4次,主副陪喝下来,一杯酒喝完;其次三陪、四陪依此类推。主人敬完酒后,客人再说话,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等,以上都是集体项目;集体项目完成后,主、客再俩俩穿插,最后再由主陪做总结。不该你讲话时,不要乱发言,避免尴尬。

山东人喝到不再讲究的时候……

总之,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李白说,朋友相聚要有美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人生得意要多喝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短暂,愁多苦烦,更要有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酒中有真意,酒中有人生,酒中有乾坤,无酒的日子少诗兴,谗酒的日子心茫然……喝点,喝点吧。

酒逢知己千杯少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器ogp

上一篇: 【推荐】郑州制造业的新表情生物经济未来郑好郑州安图生物公司
下一篇: 【推荐】酒店业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助您渡过难关酒店年底增值税是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