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曦:“驾驭”风浪的“海上指挥家”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文 梁展豪/图 实习生 唐娇銮 通讯员 林风娟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长鸣,装载着3万多吨电煤的散货船“银绣”轮向着前方缓缓进港。此刻,在...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文 梁展豪/图 实习生 唐娇銮 通讯员 林风娟

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长鸣,装载着3万多吨电煤的散货船“银绣”轮向着前方缓缓进港。此刻,在驾驶室内沉着冷静地指挥着该船航行的,正是福州港引航站引航业务科科长、高级引航员黄海曦。今年已经是他保障引航安全的第23个年头。

引航员是船舶驾驶行业的金字塔尖,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引航员的主要工作是在船舶进出港口或在复杂水域航行时,引领船舶安全航行和靠离码头。他们需要熟悉港口的水文地理情况、航道条件、船舶性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引航工作对船舶运输业和贸易发展至关重要,是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岗位。近日,记者就跟随黄海曦一同“驾驭”风浪。

引航员黄海曦

安全引航的背后:

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

7月17日清晨6点30分左右,记者跟随黄海曦及其同事从引航艇登上“银绣”轮。现场,一条长约3米的引航梯从船上垂落下来,大家紧紧抓牢梯子两侧的绳索,一步一步谨慎地向上攀爬,不敢有半分疏忽。“我们需要在船舶航行期间,借助攀爬引航梯实现船艇之间的接送转运。而影响引航员登离轮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海况环境、被引领船舶的引航员登离轮装置的保养和设置情况、引航员自身的攀爬技能,以及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黄海曦表示。

从引航梯攀爬上船之后,黄海曦就马不停蹄地来到驾驶室,开始投入工作,这一干起来就是两个小时。黄海曦说,有的更大的货轮则需要五六个小时,在这期间他都没有坐下,始终全神贯注,确保船舶平安抵达。

历经两个小时的航行,“银绣”轮着手靠泊工作。烈日当空,阳光刺眼且炽热,“消九停车!”“拖五停车带立!”“消九进三!”尽管汗水如雨般流淌,但黄海曦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通过对讲机发出一连串指令,船舶稳稳地向码头靠近。

黄海曦用对讲机指挥船舶行进

“船舶越大,惯性也就越大,在速度、角度等方面对靠泊的要求也就越高。比如说像30万吨的船,通常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靠泊。”据黄海曦介绍,近年来,港口生产的高速发展和抵港船舶的大型化,给引航员的工作带来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每年最为繁忙的时段当属夏秋两季,夏季处于用电高峰期,必须确保电煤运输船舶的畅通;与此同时,夏秋两季也是镍矿、铁矿等大宗货物的货运高峰期。”据了解,在2023年,黄海曦累计引领的船舶多达200多艘次,很多港区的航道他都铭记于心。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看见的辛勤努力和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

黄海曦在驾驶舱里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水流情况

做好港口引航服务保障工作

当好“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海阔天高,曦轮初上。仿佛从诞生之初,命运的丝线就已将黄海曦与那浩渺无垠、深邃神秘的大海紧紧缠绕,注定一生与海有着不解之缘。黄海曦自幼就对船舶、飞机等充满浓厚兴趣,由于从事港口工作的家人较多,因而有机会了解到引航员这一职业。在他看来,这份工作趣味十足,“会发现每天所接触的船只和人员都各不相同,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船长交流分享。渐渐地,自己的性格也从内向转变为外向。”

狂风、暴雨、大雾、暗礁、浅滩、急流……引航员在海上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有形或无形的危险与挑战。2020年7月,疫情防控期间的一次特殊的引航经历给黄海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主持拖带船长292米的18万吨级无动力船舶‘凯蒂’轮进港靠泊罗源湾华东船厂,采用了接力拖带的方式,克服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所带来的高温不适,圆满完成拖带引航任务。”对于自己能顺利解决企业生产的燃眉之急,黄海曦松了口气。

画出方位线确定船位、观察目标方位、测量太阳高度……从手工绘制的纸质海图到先进的电子海图,黄海曦见证了航海技术的持续发展。“从事港口引航工作23年,我有幸见证了福州港从河口港到大型深水海港的跨越式变迁,深切感受到肩负着福州港港口建设发展、港口引航发展的重大责任。”黄海曦感叹道。

目前,福州港引航站有39名引航员,身为一名党员,黄海曦时刻铭记使命,在引航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向青年引航员发出呼吁:“要展现引航新风貌,争创引航新业绩,秉承工匠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当好‘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为港航企业提供阳光引航服务,为福州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引航保障!”

编辑:陈佳卉

高端隔热门窗

高档别墅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上一篇: 黄海只差赢球一层“窗户纸”,吴金贵:我不是神仙,运气也靠拼
下一篇: 黄石市铝合金型材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