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基金怎么投?又是一年岁末,也到了基民“养鸡”盘点阶段,经历了资本市场这不平静的一年,有人哭有人笑,也有人哭笑不得。对于目前持有的基金,是该赎回?还是该继续“放养”或者变更投资计划,这是许多投资者要考虑的问题。
一周跌没一个月收益
泰达宏利基金认为,上周五的大幅下跌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是本身前期成长股和题材股已经积累了巨大涨幅;二是管理层进一步控制杠杆的政策对市场情绪有所冲击。在目前时点,再对成长型主题品种追高是不明智的,相反,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金融股相对投资价值正在上升。从季节性的角度来看,市场本身在年底也会出现筹码博弈的状态。不少基金公司认为,年底将不会出现大跌行情。
基金业绩冷热不均
虽然上证指数围绕3600点拉锯不止,但距离一年前的2500点也已经上涨了45%左右,几经起落,还是有不少基金今年收益颇丰。据统计,截至11月24日,封闭式基金除外,共有22只基金最近一年总回报超100%。
不过,冷热不均也是今年鲜明的特点,特别是新发基金,业绩差别也比较明显,有些根本没从股灾的阴影中走出。梳理今年的基金亏损名单可发现,部分今年新发基金仍处于巨亏状态。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在三成以上的基金名单,共有15只,最多的一只亏损了42%……它们大多于五六月成立,正是市场泡沫最大的时候;其次,这些基金大多为指数分级基金。指数基金本身仓位要求就比较高,基本在90%以上,而分级基金独有的杠杆设计更加剧了风险。
25只基金年内清盘
今年,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在新基金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出现大量规模缩水的迷你基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5只公募基金终止合同。清盘的基金数量大幅增加,显然已经进入常态化状态。
从清盘的基金类型看,投资债券基金和定期开放债基成为重灾区,两类基金今年以来共清盘13只,占清盘基金总数的一半以上。货币基金紧随其后,共有5只清盘,其他清盘的基金类型还包括QDII基金、打新混合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和债券型分级基金。这些基金类型中除了货币基金之外,多数整体规模较小,迷你基金占比较高,清盘压力也最大。
记者看到,25只基金中有9只因触发清盘条款或运作期届满清盘自动清盘,几只清盘的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均由于到期后投资者大举赎回规模暴跌,导致规模低于5000万元以下或者持有人户数低于200人,从而直接终止合同进入清算程序。而另外16只则系由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难见起色的情况下,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终止合同,属于基金公司主动清盘。
分级B震荡中分化明显
年末了,盘点必不可少分级B这个品种。在这一波行情中,有的分级B又重振雄风,甚至开始频繁“上折”。
月初,中证国防指数分级和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分级同日触发上折,成为股市大跌以来首批触发上折的分级基金。随后,传媒B也触发了上折。此外,还有不少分级基金接近上折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正逼近上折的分级基金有不少在前期股市大跌中触发下折,曾一度让购买者损失惨重。而在这波股市触底反弹以来,这些分级基金又是反弹力度最大的一批。真所谓 “熊市砒霜、牛市蜜糖”。
不过,随着周五的股市大跌也给分级基金种下了阴霾。黑色星期五直接的影响就是,股票下跌带动母基金下跌,加了杠杆的分级基金下跌,某些分级基金已经出现了下折预警。现在有一些分级基金已经在警戒线边缘。比如创业板B、券商B、可转债B这三只,再跌10%,就会面临下折,其中券商B级最可怕,溢价率高达41.97%,一旦参与下折,亏损幅度将近30%。可转债B也十分危险,参与下折的亏损幅度也将近20%。
年底基金怎么投?
年底了,也是一年基金总结的时候了,基金到底该如何操作?首先,赎回不赎回是个问题,这要看市场,也要看个人偏好。如果你是比较保守的投资者,那么到了止盈点,就可以全部赎回,连同本金和收益部分。毕竟所有的投资都有最终撤离的一天,年末了落袋为安最可靠。不管市场再如何变化,至少能稳稳地锁定本年的收益,也算一年不白辛苦。只是,如果赎回了本金,可能无缘参与下一波上涨行情,这就是要看个人的选择了。一旦选择赎回,就要不念想可能的赢利。
赎回后还想继续投资基金的话,也依然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其中,更为稳妥的方式是用赢利的部分进行投资。这样可以保住本金,同时也能参与市场博弈。举个例子,小王买基金的本金累计投入10万块,在盈利25%的时候赎回了盈利部分共计2.5万元。他选择继续定投,那么就是2.5万/60=约420元,每月定投400元。这样以来,小王还能用赢利继续参与投资,但同时也保住了本金。
另外,一年将至,重新回顾持有基金的业绩及投资逻辑,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和股票一样,基金也有所谓补仓。比如这次大跌,不少人就会趁机购买基金平抑成本。不过,年底投资者在进行补仓时,要重点关注基金产品的以往业绩,分析基金产品的未来收益,要选择那些历史业绩优异且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基金产品。切勿盲目补仓,否则,选择运作不好的基金,不但不能起到解套的目的,反而还可越补越差。